十余年難言之隱一日除——市一院新院區成功為重度直腸脫垂患者實施手術
近日,市一院新院區肛腸科成功為一名重度直腸脫垂的患者實施了直腸脫垂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
魯山村民小夏(化名)今年31歲,十余年來他有個“難言之隱”,每次大便時都會出現腫物從肛門脫出的情況,并且癥狀一直在加重,尤其是近一年,脫出的腫物越來越大,越來越長,最長約10cm,并且伴有肛門潮濕、瘙癢、墜脹的癥狀,腫物甚至在他站立、行走時都會脫出肛外,引起大便失禁。他每次需要用手才能將腫物還納肛內,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為尋求治療,小夏來到市一院新院區肛腸科,被確診為重度直腸脫垂(三度),且直腸全層脫出肛外約10cm。直腸脫垂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盆底外科疾病,老話叫“掉疊肚”,也就是脫肛,其發病機制不詳,業界認為可能與肛提肌分離、乙狀結腸冗長、肛門括約肌松弛及直腸骶骨韌帶功能降低有關。目前,手術是治療直腸脫垂的主要手段。
市一院新院區肛腸科名譽科主任李云霞和科主任馬忠杰帶領醫療團隊評估討論后,決定對小夏實施全麻下“直腸脫垂術”。該手術與傳統開腹進行乙狀結腸切除、直腸懸吊術相比,不但能解決患者的病癥,且經自然腔道切除脫垂的直腸,切口在患者肛門內,使其體表無切口,可避免開腹手術帶來的創面大等弊端。
手術當日,小夏在全麻狀態下,李云霞、劉洋等手術團隊人員從他的肛門內切除了脫垂冗長的直腸,并重建了他的盆底腹膜,通過顯露肛提肌平面進行后方兩側肛提肌折疊成形,最后行肛門環縮術以改善患者肛門失禁癥狀。兩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目前,小夏排便順暢,便中便后沒有再出現肛門腫物脫出的情況,再留院觀察幾天就可以順利出院。
此次市一院新院區成功開展“直腸脫垂術”,標志著肛腸科在治療重度直腸脫垂方面又提高了一個新臺階,同時也為這類直腸脫垂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帶來了希望。